说起今年的年度热词,就不得不提一提「emo」。网络流行语大全之“我emo了”,其实“emo”是英文单词emotional的缩写,翻译成中文的话,就是情绪硬核或情绪化硬核。延展开来说,那就是颓废、抑郁、消极悲观的情绪。
2021好像是个全民emo的年份。每一个黑夜,都承接了太多压抑的情绪碎片,每一次崩溃,都包含着长期积攒下来的不甘与委屈。
生活各有各的不易,长期的精神压力让人难以喘息,倘若压抑已久的情绪得不到抒发和缓解,甚至还会造成毛发问题。精神压力引起代谢异常,降低头发生存环境质量从而引起脱发。
今天就来讲讲心理因素与毛发之间的关系。
毛发的生长往往受到营养、神经内分泌和自身免疫的影响。临床上常见的脱发性疾病有斑秃、雄激素性脱发。脱发直接影响到美观,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,不少脱发患者也存在情绪、睡眠方面的问题。为此研究人员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(PSQI)及焦虑自评表(SAS)对斑秃、雄激素性脱发、生理性脱发3种常见脱发性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和分析。
结果显示
1、脱发患者的睡眠和情绪改变与年龄的差异
在不同的年龄段[ 青年组(15 ~ 29 岁)、壮年组(30 ~ 44 岁)、中老年组(> 45 岁)],3 种脱发者与健康对照者在睡眠指数总分上存在差异(P < 0.01),从健康对照者到斑秃患者 PSQI 的总评分依次递增,其中斑秃患者总分> 7 分,存在睡眠困难。
2、 3种脱发患者和正常对照者 PISQ 评分和 SAS 评分比较
3 种脱发患者和正常对照者 PISQ 评分 和 SAS 评 分比较(见表 2)。从表 2 可见男女两性脱发患者生理性脱发、雄激素性脱发、斑秃在 PISQ 评分和 SAS 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者(P < 0.01),并逐渐增高。
斑秃患者、女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均存在睡眠和焦虑问题
3、 3种脱发患者睡眠与情绪焦虑的相关性经皮尔逊(Pearson)积矩相关分析,r=0.487,P< 0.01,可见睡眠问题与情绪焦虑之间存在正相关。
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脱发,以青壮年多见,病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,毛发能再生,脱发亦能再发生,睡眠习惯和生活习惯改变是其重要的发病诱因。
雄激素性脱发又称脂溢性脱发、男性型脱发,是一种具有遗传因素参与、且依赖雄激素作用的特征性秃发。多见于男性,常在20 ~ 30 岁发病,进程一般较慢。
生理性脱发主要是由于皮下组织微丝血管网络的萎缩退化引起的,包括自然脱发、婴儿脱发、老年性脱发。调查发现,生理性脱发患者女性多于男性,雄激素性脱发则男性多于女性;
在年龄方面,生理性脱发年龄略小,雄激素性脱发居中,斑秃患者的年龄略大;
在病程上生理性脱发病程较短,斑秃次之,雄激素性脱发较长,这与本文3 种脱发的临床特征是相符的。
本组研究结果提示,临床常见脱发性疾病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,主要就诊者年龄集中在18 ~ 55 岁,脱发对于女性患者在睡眠质量及情绪上的影响大于男性。睡眠障碍和焦虑情况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,这两者的轻重与脱发程度有很大相关性。
此项研究结果为临床医师诊治该类脱发患者提供了一定启示。在治疗此类疾病的过程中,针对不同年龄、性别的人群适时加用抗焦虑和调整睡眠药物辅以治疗,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心理变化,给予适宜的心理疏导,减轻其精神压力,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。
参考文献:
王瑞,徐巧瑜,雷霞,吴先林,伍津津《三种常见脱发性疾病与睡眠质量和情绪因素相关性调查》实用皮肤病学杂志.2013.12.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