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生素D(vitamin D)是类固醇的衍生物,又可分为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。
维生素D复杂地参与毛囊生长和分化的各种信号通路。在头发毛囊细胞的发育中,维生素D主要通过维生素D受体(VDR)发挥作用。VDR在角质形成细胞,树突细胞,巨噬细胞,B和T淋巴细胞上表达,作用于毛囊两个主要的细胞群体: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中胚层的真皮乳头细胞。
维生素受体VDR对毛囊完整性至关重要,它的正常表达影响毛囊生长周期。缺乏维生素D与维生素D受体会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并扰乱正常生长的毛囊周期。已经证实,缺失维生素D受体,退行期的毛囊变得营养不良,并随着退行期的进展,真皮乳头与毛囊分离,影响重新启动毛囊生长期。
实际上,维生素 D 受体 (VDR) 在头发周期中的作用已得到充分确立和广泛研究,特别在最近几年,维生素D的缺乏与几种非瘢痕性脱发相关,像斑秃、女性型脱发、休止期脱发和雄激素性脱发等。
2013年发表在期刊《Skin Pharmacology & Physiology》上的一篇文章。文章题目:Serum Ferritin and Vitamin D in Female Hair Loss: Do They Play a Role?(女性脱发患者体内血清铁蛋白和维生素D含量:和脱发有关吗?)研究通过测试脱发女性血清铁蛋白和维生素D含量与不脱发女性进行比较发现:
于是文章给出结论:
2015年发表的学术文献:A Comparative Study of Vitamin D Levels in Persons with Hair Loss and Healthy Subjects(脱发患者和健康人群维生素D水平的全面比较研究)在该文献中,不仅仅是针对女性脱发患者对男性脱发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也进行了测试,最后的结果是:
该文献的最终的结果:
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研究文献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斑秃发生存在正相关性。
比如文献:Serum Vitamin D Levels and Alopecia Areata- A Hospital Based Case-Control Study from North-India.(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斑秃症状—基于印度北部一家医院病例的对照研究)
还有文献:Study on Serum Vitamin D in Alopecia Areata Patients.(斑秃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研究)
这样的研究还有很多,这些研究都表明:斑秃和维生素D缺乏之间存在相关性,补充维生素D或许可以缓解斑秃症状。
而在2020年6月9日,在学术期刊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》(国际皮肤病学杂志)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:Study of serum vitamin D levels in men with premature androgenetic alopecia(男性过早发生雄性脱发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研究)
研究中选取50名年轻脱发者(平均年龄23岁)与50名对照组试验,研究发现脱发者血清维生素D含量平均值远低于对照组,并且86%的脱发者血清维生素D含量低于正常值,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雄性脱发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。研究者认为维生素D和雄性脱发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,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。
但这样的研究只能说明维生素D缺乏和雄性脱发之间存在正相关性,可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性,既不意味着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脱发,也不意味着补充维生素D具有治疗脱发的效果。
因此觉得男性雄性脱发和维生素D缺乏之间的关系还有待研究及证实!
总结:在脱发时补充维生素D,对治疗脱发疾病有辅助治疗的效果。大量研究文献和临床数据表明斑秃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,这在治疗斑秃患者时值得注意,可以考虑适当补充维生素D;还有一些研究文献表明女性脱发(包括典型女性脱发和休止期脱发)与维生素D缺乏之间存在相关性,治疗女性脱发者可以关注一下此问题,做好维生素D的补充。